時間:2015-07-21 10:02來源: 作者: 點擊:次
“你看,我們家的門口有5座橋!蓖砩9時許,蒙麗霞抱著小兒子站在家門口,她指著對面“立交圈”交叉形成的5條匝道跟兒子親密互動。與內(nèi)環(huán)接駁的洲頭咀隧道上車來車往,昏黃的燈光下,外界的喧囂更顯蒙麗霞家中的冷清與安靜。
在原本的規(guī)劃里,這座樓房要被拆遷,并建成綠化帶,但在建設(shè)過程中,有兩戶留守的人家不肯搬遷,至今仍居住在內(nèi),這座樓房因此被保留下來,成為了“圈中樓”。不過,樓里有水有電有電話線,除了沒有有線電視,出門走十分鐘就是公交站和超市,留守戶的基本生活設(shè)施并不缺乏。
蒙麗霞與丈夫郭志明一家三口,再加上郭志明大哥一家三口,以及郭志明80歲的母親,這戶長住的“留守戶”共有7口人。他們的房子位于一樓,面積僅30平方米。他們將房子分隔為兩層,一層為大廳、廚房,放家具、電器以及雜物,二層閣樓用來住人,用簡易的擋板和布塊隔開三張床,郭志明夫妻睡一張,其哥哥和嫂子睡一張,老人和小孩睡一張。這是外人無法想象的蝸居生活。
約5年前,郭志明開始和拆遷辦談搬遷賠償事宜,但5年來,一直沒有談攏。如今,洲頭咀隧道已建好通車,拆遷辦的人走了,郭志明也不知道要找誰,“打算就這樣一直住落去,無計啦!惫久鞯母赣H生前在廣州市木材木器廠工作,這整棟樓都是單位當(dāng)初分配給員工的福利房。一樓是由當(dāng)時放木材的倉庫改造而成,30多年前,他們就開始住在這里。2000年左右,除了郭志明及其他同住在一樓的居民不能享受“房改房”政策外,樓上居民都享受到了政策,導(dǎo)致一樓居民沒有產(chǎn)權(quán),二樓及二樓以上的居民均有產(chǎn)權(quán)。
郭志明曾試著向廣州市木材木器廠尋求幫助,但該工廠已被另外一個公司收購,最終無果。提及此事,郭志明有些氣憤,“房子的福利我們從來都沒有享受過,這次沒道理要讓步!薄安疬w辦按照30平方米的房間面積來計算賠償,只肯給我補償相同面積的一套房。沒理由的嘛,一套房,7口人根本沒法住,必須要兩套房子才夠住。”郭志明一直以來非常明確自己的要求,五年來不肯搬,也正是因為如此。